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里,《佛说人胎经》(大宝积经卷五十六)有着特殊的地位。说其特殊,是指在这部经典里,释迦牟尼佛直观而又令人惊叹地描述了胚胎受孕(即入胎)及发育的各种情状,与现代科学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胎儿入胎及发育的绝大多数情状,并无二致。在本书里,李淑君女士创造性地将经文与现代人体胚胎学的*研究成果结合起来,辅以精心绘制的插图,叙事、佛经、说理巧妙结合,将二者客观地加以对比,分析和研究;至于经文中与现代科学相冲突的地方,笔者也予以存疑,并无“厚此薄彼”之处。——二千五西多年前,释迦牟尼如何得知这一切?是巧合还是科学?佛教是纯粹唯心的吗?南怀瑾先生力推的《人之初——《佛说入胎经)今释》给我们打开另一条思路。
编辑推荐:
子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。”这本清新流畅的《佛说入胎经》今释本为我们打开了认知生命的一个窗口,读此经,对胎教的意义会有新的认识。
作者简介:
李淑君,南怀瑾先生在世时,长随先生修学,曾参与南先生创办的东西精华协会会务管理、南先生书稿的整理、校对等工作。
目录:
前言/周序/缘起
光中化缘痴情子○此情可待成追忆○无可奈何发落去○一进空门归不得一头雾水○欲海情天又
一转○一样梵行两样情○生天下地缘一念入胎与不入胎
入胎前的中阴身○期水的奥妙○不能入胎面面观○入胎风情胚芽的发展(第1周至第3周)
第一个七天○第二个七天○第三个七天胚胎的变化(第4周至第9周)
第四个七天○第五个七天○第六个七天○第七、八个七天○第九个七天胎儿的发育(第10周以后)
第十个七天○第十一个七天○第十二个七天○第十三个七天○第十四个七天○第十五个七天○第十六个七天○第十七个七天○第十八个七天○第十九个七天○第二十个七天○第二十一个七天○第二十二个七天○第二十三个七天○第二十四个七天○第二十五个七天○第二十六个七天○第二十七个七天○第二十八个七天○第二十九个七天○第三十个七天○第三十一至第三十四个七天○第三十五个七天○第三十六个七天○第三十七个七天○第三十八个七天附录
佛说入胎藏会(二)○佛为阿难说处胎会○佛说胞胎经
胎教与胎养
上古至汉代的发展○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发展○宋代到元代的发展○明代到清代的发展○现代的胎教○结论:胎教的研究与整合才刚开始
精彩书摘:
如是我闻。一时,薄伽梵在劫比罗城多根树园,与大比丘众无量人俱。尔时世尊有弟,名曰难陀。身如金色,具三十相,短佛四指。妻名孙陀罗,仪容端正,世间罕有,光华超绝,人所乐见。难陀于彼缠绵恋著,无暂舍离。染爱情重,毕命为期。
释迦牟尼佛有个弟弟,名叫难陀。从小,在哥哥耀眼的光辉下,他没有引起太多的瞩目。事实上,他也是一表人才,那古铜色而泛着光泽的肌肤,衬托着端正的五官、挺拔的英姿,比释迦牟尼佛高昂的身躯略矮三寸。只要不和那长得无懈可击的世尊站在一起,任谁都要打心底赞上一声,好个美男子。
至于他的夫人孙陀罗,是全国闻名的绝色美女,不论她在哪里露面,总是吸引了数不清的人,想要一睹那千娇百媚的风姿。
夫妻两人缠绵悱恻,恩爱逾常,相互许下了生生世世、永结连理的誓言。
光中化缘痴情子
世尊观知受化时至,即于晨朝,著衣持钵。将具寿阿难陀为侍者,入城乞食。次至难陀门首而立,以大悲力放金色光。其光普照难陀宅中,皆如金色。
于时难陀便作是念:“光明忽照,定是如来。”令使出看,乃见佛至。即便速返,白难陀曰:“世尊在门。”闻此语已,即欲速出,迎礼世尊。
一个鸟语花香的季节,佛在劫比罗城的多根树园里,带领一大群的出家弟子们修行。世尊知道这个弟弟的出家因缘差不多到了。
于是第二天大清早,就披上袈裟,拿着钵盂,叫了个年轻和尚,原本是他堂弟的阿难,一道去城里乞食。
走到难陀的家门口,释迦牟尼佛停了下来,无限慈悲地放出金光。顿时,难陀的家中,不可思议地笼罩在一片祥和灿烂的金光里。
正在屋里和孙陀罗卿卿我我的难陀,忽然看到这神奇的瑞相,心想,一定是成了佛的哥哥来了。于是,兴冲冲地赶紧起身,一边忙着披上衣服,一边吩咐仆人快去看个究竟。仆人赶到门口,果然见到世尊慈祥肃穆地站在一片光中。仆人匆匆地行了礼,又赶紧跑回屋里通报主人。难陀一听,满心欢喜,就要赶着出外迎接。
评价
目前还没有评价